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国家的孩子》剧照
人事科按照学校《关于在全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的通知》,组织全科室教师参加了“意识形态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参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测试;开展了教师自学,科室集体观看了电视剧《国家的孩子》,观看后进行了具体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交流,研讨。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国家的孩子》中三千孤儿进内蒙,这种非常时期下惊天动地的宏大的题材,让人充满好奇和期待。蒙汉民族交融、大都市上海和内蒙古草原血脉相连。剧中人物很有个性特色,时间跨度涉及的少年和成人两大阶段前后五十年,都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围绕着具体的人和事,将内蒙养父养母的博大厚爱、当地老百姓兄弟姐妹的深厚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大草原的生态基础,是决定草原儿女性格的主要因素。广阔的草原是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和精神的家园。通嘎拉嘎是令人怜爱和敬重的女性。小时候的她最令人怜爱(演员也是),长大后也受到乌兰的耳濡目染,形成了善良有爱的性格,无论对待亲哥哥、好友、恋人、养父母、长辈等,都能如此;但同时又有着坚强、隐忍的抗压力。阿藤花追求城市文明,通嘎安心在草原村落,谢若水选择从城市回到草原乡村,朝鲁选择“放电影“这样一种新形式的”游牧。
汉族孩子和蒙古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大草原共同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广袤草原上的一方水土养育出的孩子们养成了善良、勇敢、担当、宽广的人格和精神,这是对蒙汉民族交融共存的赞美和讴歌。
撰稿:贾东辉
审稿:张文芳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