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包头服务管理和财经职业学校

>学校首页>招生就业>就业指导>内容详情

职教集团化面临三大壁垒

发布时间: 2020-05-14 16:20 发布单位: 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 浏览量: 746 【公开】

       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宣布扩大职业教育集团覆盖面,到2020年初步建成300个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鼓励国内外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加入职业教育集团。在校企合作大门敞开后,新政的推出再次给职业教育行业插上了翅膀,然而效果如何,仍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壁垒1:职教机构散兵作战

       据北京希必迪教育CEO周海涛介绍,得益于全国上下对职业教育的空前重视,近年来全国的职业教育院校和培训市场都取得非常大的进步与发展,无论在职教理论研究、观念变革,还是在各专业教育实践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但就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及职教现状而言,职业教育无论在政策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训环境、各地区均衡发展、产教融合等诸多领域都还面临较严峻的挑战。

       随着政策的逐渐重视,越来越多的势力开始投入职业教育领域。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全国共有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1.23万所。也有统计表明2015年整个学历职业教育市场的规模将有望达到2959亿元。另据华泰证券预测,到2020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万亿水平。

       然而在如此庞大的机构和市场之间,却仍然缺乏集团化的办学能力,数量众多的职业培训机构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协作效应。《意见》指出,目前国内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基础还比较薄弱,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与合作关系均未达到要求。集团化的发展方针对小而分散的职业培训市场亮起了整合的信号。

       “可以预见,随着该《意见》的颁布,将引发新一轮的行业、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去的热潮。”

       壁垒2:校企利益难共赢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思路提出已久,在全国多地也已经有较大数量的职教集团成立并运行。然而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此次只是在此前工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深化与强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也认为,职业教育集团化主要是产业与教育内部的共建,由行政来建立职业教育集团未必是件好事。“这并不是一个健全的方式。”储朝晖表示,“职业教育能够成为集团,本身应遵循职业教育和产业的发展规律,不能追求行政指令。我们行政上已经做了很多,但实践效果表明最后它们往往变成了行政机构,而不是真正的教育集团。”

       追求行政指令的后果如今在各地也已屡见不鲜。“客观而言,目前各地各专业方面的职教集团形式大于内容已然成为通病,虽然在组织形式上已经有了职教集团的实体,但在相关专业的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研究与实施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了解,之所以职业教育集团沦为空架子的主要原因仍然在于各成员单位的利益问题。如何打通学校与产业间的利益壁垒、实现共同获益,应成为职教集团化此次着重解决的难点。

       壁垒3:形式化通病需突破

       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仍有不少壁垒需要打破,其中最大的壁垒便在于“流于形式,走过场”。

       “因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并非新生事物,如何真正深入推进,而不是搞形式主义、搞重复建设,需要各个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大政策制定及监管力度。”

       目前高等教育简政放权的呼声渐起,而职业教育也是同样。将办学自主权交给学校,势必将加速学校与产业的进一步融合。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